打铁须得自身硬
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8-09   点击数:


革除情面,道在正己。己不正则人得而把持之,亦得而觊觎之,更得而訾议之。故曰:自胜者强。

 

——清·王士俊 《吏治学古编》

 

王士俊是康熙雍正时期的名臣,曾署理四川巡抚。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行为不端正,就会有人把持胁迫他,觊觎他的位子,还会背后议论指责他。只有自己做得端行得正,自强自胜,别人才不能奈何他。

 

按照孔子的说法:下之事上也,不从其所令,从其所行。上好是物,下必有甚者矣。故上之所好恶,不可不慎也,是民之表也。”(《礼记·缁衣》)

 

意思是,治理地方的官员,其治理的意志和措施能够贯彻下去,让下面的僚属和百姓遵行,主要不是靠他的号令,而是看他的行动。他要让下面做什么,自己首先就应该带头做什么。而带头作用,不是看你说什么,而是看你做什么 。用今天的话说,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。那么,上面应该怎么行动呢?

 

孔子说: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又说: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“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
 

将欲治人,必先治己”“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”“上好仁,则下之为仁争先人。故长民者章志、贞教、尊仁,以子爱百姓;民致行己以说其上矣

 

就是说,不但要带头,还要带正确的头,不是错误的头。

 

相反,如果上面的官员没有发挥表率作用,没有带个好头,尤其如果上面的官员贪赃枉法,怠政懒政,下面大概就会有样学样,吏治就会不可问。

 

明代的吕坤说:吏治无良,未有不自大吏始者。我洁己而后责人之廉,我爱民而后责人之薄,我秉公而后责人之私,我勤政而后责人之慢。若以有诸己者非人,止多众口耳,势必不行,以藏身不恕也。

 

又说:责吏须自反。今之为官者皆曰:吏之贪不可不惩,吏之玩不可不治。夫吏之贪玩,固可惩治矣,然必先反诸己以率吏……惟圭璧其身,纤毫无玷,然后可以严责吏矣。

 

就是说,官员要批评、督促、问责下面的办事人员做得不好,首先要反躬自问,自己做到没有?做得怎么样?如果自己做得不行,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,那么,官员就没有理由责问下面。只有自己本身无瑕疵过错,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、责成下面把事情做好。

 

现实中人们常常发现,一些自己做得非常不好的官员,对下面反而有种种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,这就是人们讽刺的所谓忘我精神。这种忘我精神,是忘记自己其实做得很差,却要求下属做到,就是人们常说的灯下黑丈二灯台,只照别人不照自己。这样的情况,当然免不了会被人戳脊梁骨。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很多的。

 

俗话说,打铁须得自身硬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 

(梁发芾)

 

 

 

[打印文章]     [添加收藏]

电话:0938-8365817   E-mail:gsjdjjs@163.com   邮编:741001    来信地址: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7号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

版权所有 ©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 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  甘公网62050202000260  陇ICP备11000498号

站点建设维护: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