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世贪官污吏,不独官之罪也,其妻子亦与有责焉。妇人小器,稚子童观,见纷华靡丽则悦之,淡泊朴陋则厌之。人无丈夫气,多为所牵,始而染指,继而饕餮,身名交丧,家亦破亡。至于既败,悔之晚矣。何若凛之于始,示以忠孝廉节,论以利害是非,其不为妻孥者,正其所以甚为妻孥也。
——清·王世俊《忘家》
这段大意是,贪官污吏,不仅仅是官吏本身的罪过,有些老婆孩子也有责任。老婆孩子贪图华丽奢侈,厌恶简朴淡泊,没有丈夫气的官吏被老婆孩子影响牵制,从小贪到大贪,自己身败,家庭也亡。既有今日,何必当初。当初如果坚持原则,不听老婆孩子的话,反而是真正为老婆孩子着想。
这是古代官箴书中不多的论及“贪内助”的语录。可见古代和今天一样,老婆孩子对于官员的腐败,还是颇有影响的。
古代官员的妻子一般不会公开抛头露面,参与社会和公共管理,因而腐败的可能性要小一些。常见的就是在丈夫耳旁吹“枕边风”,抱怨贫穷的日子;私底下接受一些请托,迫使丈夫徇私枉法;生活奢侈,与其他官员妻妾比富比阔,丈夫俸禄不足以支持,不得已贪污受贿而满足妻子虚荣,等等。至于官员的儿子,早就有“衙内”称呼,借父亲官位胡作非为、腐败堕落,则是家常便饭。
北魏时期幽州刺史张赦提,是一个被妻子的贪婪葬送了生命的官员。史书说张赦提“克己厉约,遂有清称”,但对于贪得无厌的妻子却相当放纵。其妻段氏声名狼藉,中散大夫李真香出使幽州,考察州牧郡守的政绩时,掌握了张赦提的不法事项,准备治罪。
张赦提害怕被处死,想要逃隐山林。段氏却不在乎,因为她的姑姑是太尉、东阳王拓跋丕的妻子。段氏准备找东阳王为张赦提说情,认为东洋王一定会帮他。张赦提误信段氏的话,没有逃走。段氏到京师,说李真香到幽州后听说张赦提家有一头很壮实的好牛,想要张赦提送给他,张赦提没有照办,于是李真香就怀恨在心,威逼部下,刑讯逼供,制造了这起冤案。朝廷主事者知道段氏是东阳王拓跋丕的亲戚,不敢马虎,随派驾部令赵秦州再赴幽州调查,结果证明李真香所举与事实一致,而段氏则是说谎。
张赦提夫妇被处以死刑,要求在自己家中自尽。临死前,张赦提把妻子叫过来斥责说:“贪浊秽吾者卿也,又安吾而不得免祸,九泉之下当为仇雠矣”。
唐朝的元载出身微贱,家境贫寒,后来时来运转做到宰相。他的妻子王氏出身名门,是大名鼎鼎的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,素以凶戾闻名,元载大概不敢约束她。元载的三个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。元载对于老婆孩子确实是疏于约束管教。史书记载, “凶妻忍害,暴子侵牟,曾不提防,恣其凌虐。”元载被查处后,仅从他家中搜出的名贵香料胡椒就有60多吨,贪婪程度无法想象。
《旧唐书》记载,元载去上朝时,王氏就放纵长子伯和等人“游于外”。所谓“游于外”,就是结交狐朋狗友,以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。伯和等人依仗父亲的地位,“唯以聚敛财货、征求音乐为事”,因此家中珍宝美女不计其数。
元载被处死后,妻子王氏和三个儿子都被赐死,女儿被罚没为宫廷奴婢。
张赦提和元载,治家不严,造成家破人亡,大概属于“其妻子亦与有责焉”的具体故事。
(梁发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