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“嘂”的时候,不应该充耳不闻、装聋作哑
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4-29   点击数:


 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嘂,高声也。一曰大呼也。《春秋公羊传》曰:‘鲁昭公嘂然而哭。’”现在各种版本的《春秋公羊传》,“嘂”字均作“噭”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:“噭,同叫。”

 

 转了一小弯儿,“嘂”竟然就成了“叫”。

 

 如果不是网络,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“嘂”这个字。这个字能被唤醒,自然有一定的社会原因。

 

 在即时聊天工具中,“嘂”表示因情绪激动而大叫。因为它有四个“口”,和“叫”相比,一定有一些不同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,可能有四种含义:

 

 一种意思是,一个顶四个:大声地叫,拼命地叫,声嘶力竭地叫,不顾一切地叫,有情绪失控的感觉。



 一种意思是,四个一起叫:所有的人同时叫,不同的人都在叫。

 

 一种意思是,向四面八方叫:走到哪里叫到哪里,不管有没有人听都要叫,有奔走呼号的感觉。

 

 一种意思是,持续不断地叫:今天叫明天叫,今年叫明年叫,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叫。

 

 不管是一顶四地叫,还是四个一起叫,不管是四处叫,还是一直叫,总是有原因的。声高不一定有理,但也不能不理。疏导情绪,很重要。一个人的声音要倾听,四个人以至群体的声音更要倾听;到处都有的声音一定要充分关注,一直存在的声音更要充分关注。

 

 郑板桥《墨竹图题诗》: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能把风吹竹叶发出的萧萧之声,想象成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,他正是这样一位善听者。

 

 最起码,有人“嘂”的时候,就绝不应该充耳不闻、装聋作哑。

 

(尚之)

 

[打印文章]     [添加收藏]

电话:0938-8365817   E-mail:gsjdjjs@163.com   邮编:741001    来信地址: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7号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

版权所有 ©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 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  甘公网62050202000260  陇ICP备11000498号

站点建设维护: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