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言为重|有一种失信叫“食言”
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19   点击数:

 

王安石写过一首诗《商鞅》:“自古驱民在信诚,一言为重百金轻。今人未可非商鞅,商鞅能令政必行。”其中的“一言为重”,并非凭空而言,而是有事实根据的。
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载:商鞅提出变法主张之后,秦孝公非常欣赏,任命他为左庶长,专门负责变法各项事务。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。民怪之,莫敢徙。复曰:‘能徙者予五十金。’有一人徙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意思是,新的法令准备就绪但未颁布之前,商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新法能够施行,于是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,从老百姓中征募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,并奖赏十金。老百姓感到奇怪,所以没有人去搬。商鞅又提高了赏金,并申明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,将得到五十金奖赏。有一个人真的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,商鞅立即给他奖赏了五十金,以让老百姓相信他是说话算数的。新法颁布后,得以顺利实施,秦国也因此强大起来。

商鞅不是以个人名义在说话,而是代表朝廷发声。“一言为重”,有多重呢?另一个成语可以作为答案,那就是“一言九鼎”。所以,王安石才说“一言为重百金轻”。后人即以“一言为重”为典,形容说话算数,言行一致。

说话算数,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,也是国家取信于民的基础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,足兵,民信之也。’”“民信”虽然排在最后,但却是孔子最看重的。所谓“民信”,就是指老百姓的信任。要赢得老百姓的信任,最根本的一点,就是说到做到,有令必行,有禁必止。

古人把言而无信叫“食言”,字面意思是把自己说的话吃了,或者不承认曾经说过,或者承认曾经说过但又收回去了。食言者,大都是为了自己利益,所以也有“食言而肥”之说。

(尚之)


 

 

[打印文章]     [添加收藏]

电话:0938-8365817   E-mail:gsjdjjs@163.com   邮编:741001    来信地址: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7号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

版权所有 ©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 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  甘公网62050202000260  陇ICP备11000498号

站点建设维护: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