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勉,字玄卿,宋州宋城县(今河南省商丘市)人,唐朝宰相,历任开封县尉、监察御史、太常少卿、工部尚书等职。
李勉出身官宦世家,又是王室之后,但因祖辈都是清廉的官员,李勉的家境并不富裕,从小便过着颇为清苦的生活。李勉自幼熟读经史,性情庄重沉静,淡泊名利。
李勉年轻时在外游学,在客栈中偶遇一位儒生。这位儒生病重不治,临终前托付他为自己办理后事,并将身上的钱都交给了李勉。儒生说,办理完后事,余下的钱就作为酬金送给李勉。李勉答应了他的请求,等儒生去世后,他买来棺木,操持完丧葬之事,将剩余的钱财全都藏在棺材下面。等到儒生的家属赶来,李勉便带着他们前往坟墓,取出银钱,交还他们。儒生的家人非常感激,希望李勉能接受这些钱财,但李勉坚定地拒绝了这份馈赠。
入仕后,李勉担任开封县尉。作为水陆交通要道的汴州,流动人口很多,治理非常困难。但是李勉执法严格,对于恶事、恶人惩处力度得宜,获得百姓的一致称誉。李勉为人仁厚,认为很多犯罪的人,本性并不坏,应该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,因此对待罪犯多施以教化,不轻易执行刑罚。
公元757年,安史之乱进入第三年。战斗前线押送来100多名战俘,唐肃宗下令全部处死。李勉劝谏:“战争并非这些人挑起来的,他们也只是被连累而己。如今陛下登基,许多被牵连的人都想洗心革面,如果他们知道被俘后会被杀,就不会再有投降归顺的希望,这等于逼迫他们继续作乱。”唐肃宗接受了他的建议,赦免了这些战俘。
公元767年,李勉拜京兆尹。宦官鱼朝恩深受唐代宗宠爱,任观军容使,监督、监视手握兵权的将领。鱼朝恩和他的鹰犬狐假虎威,总是提出非分的要求,压榨官员和百姓。
鱼朝恩每次前往国子监,都要耍一耍威风,要求京兆尹准备精致奢华的酒宴招待他。此前的京兆尹黎干逢迎阿谀,屡次满足他的需要,导致他胃口越来越大。等到李勉上任后,鱼朝恩又要前往国子监,要求像以往那样准备饭菜。李勉却讽刺鱼朝恩说,如果他来到京兆府,自己必然会准备饭菜接待。同样,如果自己去国子监,鱼朝恩也应厚礼接待。鱼朝恩因此怀恨在心,屡次陷害李勉。公元769年,李勉被外放任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。
◆李勉忠义直谏,保持着廉洁的品性,为官多年,却无积蓄,但凡得到赏赐或者用不完的俸禄,就周济穷苦百姓。“为官五十余年,清风两袖;过手万千财物,一无所取。”这是后人为称赞他而写的一副对联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