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韦睿,字怀文,南北朝时期京兆郡杜陵县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。南梁名将,进爵永昌侯,官至侍中、车骑将军。
在中国名将辈出的军事史上,有这样一位名将。他穿戴像个书生,马都骑不了,打仗的时候,他往往乘坐一辆轻便的小车,手执竹子做成的如意指挥军队进退。但是,就是这样一位书生,北魏人畏之如虎,称他为“韦虎”。明代杨慎亦称其为“六朝人才之冠” 。他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天才韦睿。
韦睿之所以获得“六朝之冠”的美名,首先是因为他高超的军事才能。韦睿指挥过的经典战役,当属郢城之战、合肥之战、钟离之战。如果说合肥之战,只是韦睿小试牛刀的话,那么钟离之战,就是韦睿名垂青史的重要战役了。这一战,使得内忧外患的南梁终于挺直了脊梁骨。梁武帝也因此坐稳江山48年,为南方带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。钟离之战的胜利,成功阻遏了北魏对南梁的攻势,近现代史学家吕思勉称赞此役为“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”。
当时南朝奢靡之风盛行,贪腐受贿成为一种潮流。韦睿的表哥杜幼文担任梁州刺史时,韦睿跟着他前往做官。梁州是富庶之地,历任官员基本都会贪赃枉法。但是韦睿却能出淤泥而不染,从不做贪腐之事,以廉洁奉公闻名天下。
韦睿备受一代伟人毛泽东推崇。短短不足千字的《南史·韦睿列传》,毛泽东批注竟有25次之多,几乎到了每个字都画圈,重点词句必写评语的程度。
韦睿一生指挥过很多战斗,每次都亲临战场实地视察,摸透敌情,权衡谋划,然后再指挥作战。毛泽东对韦睿亲临战场视察的做法非常赞赏,写下批注“躬自调查研究”。
毛泽东在《南史·韦睿传》中的批注,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句是“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”。韦睿的优良作风,至少包含三个方面:首先,从思想作风上看,韦睿是个实干家,从不夸夸其谈,注重调查研究,一切从实际出发。其次,从工作作风上看,韦睿以上率下,冲锋在前,团结将领,关爱士兵,忠心耿耿,尽职尽责。带兵打仗中,士兵的营帐没有搭好,他就决不休息,兵灶没有挖好,他就决不吃饭。再次,从生活作风上看,韦睿注重操守,淡泊名利,豁达大度,廉洁奉公。
另外,我们还可以从毛泽东批注的“曹景宗不如韦睿远矣”这句,反证韦睿的高尚品格。曹景宗也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,他性情粗野,一生戎马,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但曹景宗嗜酒好色、奢靡浮华,且急躁鲁莽、为人暴虐,喜欢争强好胜,又不能容人,所以毛泽东才会批他“不如韦睿远矣”。这一褒一贬,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对党员干部的期望。
◆韦睿有勇有谋,能攻善守,为人谦虚,不谋私利,关爱士兵,作风务实,为南梁奠定了48年的稳定局面。毛泽东对韦睿的人品和德行非常看重。韦睿的作风,值得后世为官者学习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