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刘宠,字祖荣,东汉东莱牟平人,以通晓儒家经典而举孝廉,历任东平陵令、豫章太守、会稽太守等职。
刘宠因明习经学被举荐为孝廉,任官东平陵令。他大力推行仁政和各项惠民措施,受到下属和百姓爱戴。刘宠是个孝子,因为母亲生病了,他决定辞官回家侍奉母亲。听到消息赶来送行的百姓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,刘宠乘坐的马车无法动弹。他不愿麻烦百姓,就换上便装悄悄离开了。
刘宠后来四次迁官,任豫章太守;又三次迁官,任会稽太守;并屡迁至将作大匠、宗正、大鸿胪、司空、司徒和太尉。虽长期身居要职,刘宠却始终清廉公正,肯替百姓办事,是历史上一位值得称道的好官。
此前,会稽山中的百姓经常被官吏骚扰。刘宠到任会稽郡后,简化烦苛的政令,查禁非法的行为,使郡中政治清明,百姓安居乐业。
因政绩卓著,朝廷征召刘宠回京担任掌管宫室修建的将作大匠。临行那天,会稽郡山阴县有五六位老者,白眉皓发,从若邪山谷出来,每人带着一百钱,想要送给刘宠。
刘宠对他们说:“父老为何这样苦自己呢?”
老者们回答:“我们从小生长在山里,不曾有机会认识您这位太守,但您的政绩我们都听闻和感受到了。以前的太守搜刮民脂民膏,弄得狗吠整夜,百姓不得安宁。自您到任以来,狗再也不在夜里叫了,百姓很少受到差役侵扰。现在您将调任,我们只是以这些钱聊表心意而已,请您一定收下。”
刘宠拗不过,便从老者们送来的钱中选了一枚大钱留作纪念,一一谢过后登程离去。出了山阴县界,刘宠把钱投入了江里。从此,“一钱太守”的美名便在当地传开了,后人将这条江改名为“钱清江”。
刘宠前后历任两郡太守,位登卿相,却朴素省俭,家里没有积财。刘宠有次出京,想要在驿舍投宿,亭吏阻止他说:“这里正在整顿洒扫,等待刘公到来,不能接待你了。”刘宠心生感动,什么也没说,就离去了。
◆刘宠是一位清廉、厚道、简约的高人,演绎出让后人慨叹的清官品格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