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正不怕影子斜,上梁不正下梁歪
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1-05   点击数:

 

 

 

小学的时候,班里选班长,老师计票时,总是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个“正”字。“正”字五笔,一“正”为五,二“正”为十,简单而直观。

 

  《说文解字》:“正,是也。从止,一以止。”又:“是,直也。从日正。”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。”从这个角度出发,许慎的"是也"就是纠正,使其恰当的意思。“一”作为指事符号表示标准,也有人认为它代表“上”,但总的意思无非是“到此为止”,是“不偏不倚”,正好,刚刚好,恰到好处,不能再越雷池一步,不能再过中线半分。

 

  身正不怕影子斜。每个人其实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,但如果仅仅为了让别人看,或者以别人的目光为标准,也就难免心理失衡,表情失范,手足失措。只要站得直,行得正,没有人会把你的“影子”当作你的“证件照”。

 

  上梁不正下梁歪。任何一个社会人,都是相互关联的,你在上其实也在下,你在下其实也在上;每个人为自己负责的同时也在为别人负责,每个人为别人负责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负责。你东倒西歪,别人的动作就可能变形;别人东摇西晃,你的姿势也可能扭曲。

 

  俗话说“立木支千金 ”,其关键就在于“正”。物理老师解释说,这里面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杠杆原理。立木是垂直的,所以力臂为零,力矩也为零。一根立木,可以使它的承重量达到最大值;同样,一个“正人”,也可能使他的承受力实现最大化。

 

  有正就有反。脸所在的一面为正面,屁股所在的一面为反面。示人当示以正面。一个正面的人,就是走正道、兴正事的人;一个反面的人,就是走旁门左道、兴歪风邪气的人。做人当做正人君子。

 

  “正”不仅是形容词,也是动词。这使我们每一个人,有了许多纠偏改正的机会。

(尚之)

 

[打印文章]     [添加收藏]

电话:0938-8365817   E-mail:gsjdjjs@163.com   邮编:741001    来信地址: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7号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

版权所有 ©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 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  甘公网62050202000260  陇ICP备11000498号

站点建设维护: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