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,当读有品之书;做人,当做有品之人
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0-30   点击数:

 

 

与年轻朋友聊天时,冷不防就会听到一句话:“你品,你细品……”有时好像知道是什么意思,有时好像什么也不知道。唯一知道的是,大家都笑的时候,可以跟着傻傻地笑。

 

  上网一查才发现,这几个字曾经被某一些人评为某一年度的“最反感词条”。但它的意思并不坏,让你想想再想想,让你考虑再考虑,让你琢磨再琢磨,这有什么错呢,何至于让人如此反感呢?

 

  原来,让你“品”让你“细品”的东西,其实根本不值得一品。让你品,让你细品,其实就是对方故作深沉、故弄玄虚、自以为是、自作聪明,就是低看你的智商,忽悠你的判断。原来,这是对方给你下的一个套。

 

  当然,这也是对“品”字的“污蔑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品,众庶也。从三口。”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人三为众,故从三口。”每人一张嘴,“三口”就是“三人”,就是众多的意思。引申为动词,即为品尝、品味。品尝不能狼吞虎咽,不能囫囵吞枣;品味就是要慢慢地嚼,细细地咽。“品”字三个“口”,暗含“一口一口又一口”,推而广之,就是“一遍一遍又一遍”“一次一次又一次”,与“众多”之义遥相呼应。

 

  一口一口又一口,一遍一遍又一遍,到底要干什么?品茶,跟喝茶不完全一样,要品出个高低,品出个特别处。品酒师,跟酒鬼完全不一样,要品出个层次,品出个位置来。品,是一种鉴别过程,也是一种鉴定方式;品,而后有等级之分,而后有贵贱之别。

 

  凡是“品”出来的东西,就可以以“品”来衡量。一品者最佳,二品者次之,三品者又次之……到了七品八品,也就是品外之品了。一旦沦为品外之品,也就不值一品了。

 

  写诗,当写有品之诗;读书,当读有品之书;做人,当做有品之人。这些道理,太简单了,不用“你品,你细品”,也不用你对任何人说“你品,你细品”。

 

(尚之)

 

[打印文章]     [添加收藏]

电话:0938-8365817   E-mail:gsjdjjs@163.com   邮编:741001    来信地址: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7号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

版权所有 ©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 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  甘公网62050202000260  陇ICP备11000498号

站点建设维护:信息中心